影响母牛产后不发情的主要因素及治疗原则
一、引起母牛产后不发情的主要因素
1、营养
营养水平过高、过低或营养不平衡是影响母牛产后不发情的最主要因素。围产期能量供给不足会导致体况不能及时恢复,出现子宫复旧延迟、卵巢机能障碍,严重者导致营养缺乏性酮病。反之如果围产期能量过盛,导致母牛产前肥胖,产后会动用更多体脂用于产奶需要,严重者引发消耗性酮病,也会导致产后不发情及受胎率低下。
日粮蛋白质浓度过低、过高也会导致母牛繁殖力低下。饲粮干物质中粗蛋白超过l9%,会增加空怀天数,推迟产后首次发情时间,降低受胎率。
同时还会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孕酮浓度、降低巨噬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延迟产后首次发情时间、降低受胎率、推迟子宫的自净。另外钙磷比例失调、维生素A不足,以及铜、碘、锰、钴等微量元素缺乏也可导致产后乏情、发情周期不规律、受胎率低等等。
2、 疾病
母牛在围产期发生的一些疾病也会导致产后长时间不发情。当母牛患有酮病、酸中毒、消化不良和真胃移位等代谢性疾病时,容易引起不发情、受胎率低。这些代谢病与营养、饲养管理直接相关,是母牛营养异常的表现形式。
子宫炎症也会引起母牛乏情,而胎衣不下是导致子宫炎的主要原因。另外,助产时机、助产方式不当时可能导致产道损伤,此时如果环境不卫生、助产工具不洁时,均可引发子宫炎症,严重者可以引起全身感染而发展成败血症。母牛患子宫炎时,子宫内膜不能释放PG,体内溶解黄体的机制遭到破坏,一般会出现产后首次发情时间推迟、发情不规律;也有的发情周期规律,但是屡配不孕。
乳房炎也会影响繁殖。乳房炎引起的发热对发育中的卵泡和胚胎有负面影响,而且发热还引起采食量减少,间接加重泌乳早期的能量负平衡。此外,机体对乳房炎的免疫应答分泌的一些化合物或激素对维持妊娠不利。
蹄病也会导致乏情。蹄病带来的疼痛与不适导致母牛跛行。患蹄病的母牛不愿活动,长时间躺卧,与同群牛只接触减少,从而发情症状不明显、隐性发情或不发情。另外,病痛致使采食量下降,从而影响产奶量,致使体重下降加剧能量负平衡。
3、激素分泌紊乱
母牛在泌乳期血液中的促乳素含量较高,负反馈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使垂体前叶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分泌减少,同时降低卵巢对LH的正常反应,进而造成不发情。
另外,如果母牛卵巢发生持久黄体、黄体囊肿、卵泡囊肿、卵巢静止等疾病时会导致激素分泌紊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反馈调节功能迟迟不能恢复,母牛正常的发情周期被扰乱,引起母牛产后不发情。
4、 环境应激
母牛在围产期会受到各种应激,包括环境变化、日粮改变、分娩前后生理机能突然变化等等。母牛受到的不良应激越多,产生的负面影响越大,由此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产奶量下降、繁殖性能下降。因此,一套好的管理方案应该能够尽量减少母牛在围产期的各种不良应激。
5、 后备母牛培育
后备母牛的培育会间接引起母牛产后不发情等繁殖问题。头胎牛泌乳持续力要高于经产牛,同时头胎牛的个体尚在不断发育过程中,因此头胎牛对养分的需求比经产牛要高。如果青年母牛分娩体重偏小,会直接导致干物质摄入量不足,使头胎牛的生长发育受限,从而加剧营养负平衡,导致产后失重期延长、长期不发情。
6、繁殖管理
繁殖管理不到位会直接诱发母牛产后不发情等一系列繁殖疾病,特别是母牛助产时机的把握、助产卫生及产后初期的监控尤为重要。母牛在一般情况下会自然分娩,但是有的时候由于胎儿过大或分娩牛体型较小,往往需要人为干预分娩,实施不同程度的助产。如果助产过早,则容易导致产道损伤从而为子宫感染带来隐患;而助产过迟,容易导致胎儿窒息死亡。
另外助产过程中操作粗暴、力度过大、无菌意识淡薄等也可导致不必要的损伤及诱发子宫炎症。产后初期,母牛的产道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子宫颈也没有完全闭合,子宫内膜尚没有形成有效的白细胞屏障,子宫内积聚大量脓、恶露或积液,这些都给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时如果产后监控不到位,一些胎衣不下、恶露长时间未排净、子宫内膜炎奶牛得不到及时的跟踪治疗,会导致子宫复旧推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进而引起产后长时间不发情、屡配不孕等一系列繁殖问题的发生。
7、遗传因素
目前,究竟遗传因素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母牛的各种繁殖性能尚缺乏可靠的理论基础和足够的数据支持,但是遗传是影响母牛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是勿容置疑的。在今后的母牛育种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对繁殖性状的选育,真正做到平衡育种。
二、母牛产后不发情的治疗原则
牛场母牛产后不发情比例过高,说明在饲养、疾病控制以及繁殖管理等方面均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母牛一旦不发情,在治疗上要遵循的原则是:从饲养、疾病、繁殖管理三个方面综合分析病因,对症治疗。
有些牛场管理者在母牛不发情时,往往单纯使用氯前列烯醇、律胎素类药物进行诱导发情,往往收效甚微。要获得好的诱导发情效果,找对病因,对因治疗是关键。